中试基地是连接科研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转化桥梁”。科技成果转化链条长、环节多,如何打通从研发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今天,让我们走进由湘电股份牵头建设的湖南省大中型高效电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看中试平台如何“转”动,让科技成果转化后劲更足。
研发检测能力雄厚
打造科技创新“加速器”
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离不开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支撑。其中,中试基地起着重要作用。
中试是把处在研发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中试,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是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中的过渡性试验。”湘电股份技术中心副主任、湖南省大中型高效电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副主任邱增华介绍。
湘电股份牵头建设的湖南省大中型高效电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主要由3大区域组成,分别是研发区、试制区、试验区。作为湖南省首批、省内机电行业独家获批建设的中试基地,具有全国领先的大中型高效电机研发和生产能力。
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能源风力发电机研发实验中心、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湖南省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大电机质量检测试验中心等8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主要面向风电、核电、船舶电机、钢铁冶金、电力、石化、煤炭、矿山、建材、造纸、市*、水利等领域,为行业用户提供研制、试验、检测、标准、成果转化等服务。
近三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3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完成了25项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面向客户和市场需求完成了16种新产品的试制、定型或量产开发。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做强中试产业,离不开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湘电股份非常重视中试基地建设,持续不断地从薪酬、奖励、福利、长效激励和服务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队伍激励机制。依托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公司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扩宽人才引进渠道,提高设计技术、工艺技术、试验技术、检测技术等研发能力,引进和培养专业结构更加全面、研发创新能力水平更高的工程技术队伍。按照公司《科研及新产品开发项目制管理办法》《科技奖励管理办法》《青年科技英才评选及奖励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发放科技奖励、项目激励、专利奖励,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试基地有一支80人的技术团队,拥有高级职称36人,中试平台能为企业提供产业链资源,技术团队可以快速解决、及时处理各种试验中的问题,降低各种成本,提高企业快速响应能力。
同时,湘电股份非常重视与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技术开发合作,近3年,通过与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已实施科研开发项目300项,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套)大型永磁电机整体充磁成套设备、国产化摇床直线电机系统、地铁永磁牵引系统、飞轮储能装置、环保高功率密度电机、 新机型永磁风力发电机、大功率双馈风力发电机等一批科技成果;突破了永磁电机整体充(退)磁、飞轮储能、永磁牵引、超大型永磁风力发电机、超大功率双馈风力发电机设计制造等核心关键技术。近三年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的新产品产值累计65亿余元,新产品产值率达30%以上。
前不久,湘电股份自主研发的首台50Mvar分布式调相机顺利完成中试,即将进入量产阶段。新能源场站的分布式调相机,可有效解决区域新能源送出能力受电压稳定和多场站短路比偏低制约的问题,助力实现新能源消纳水平和输电通道利用率双提升。能够提升发电并网电量,对于新能源项目投资方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这项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得益于湖南省大中型高效电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的保障。基地与湖南工程学院达成合作,助力产品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基地通过对小试研发成果进行二次放大和熟化研发,为企业和同行业公司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适用、成套技术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展望未来,湘电股份将构建专业化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中试检试验设备”,以建设国内一流的大中型高效电机中试基地为总体目标,为行业提供一流的大中型高效电机制造及服务,促进大中型高效电机的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与应用以及成果产业化,提升我国大中型高效电机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并推动我国大中型高效电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